教师团队成员:修订间差异

来自MintLab机器智能实验室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倪中华]]''' ===
=== '''[[倪中华]]''' ===
[[倪中华]][[文件:倪中华老师.png|右|无框]]
[[文件:倪中华老师-1.png|无框]]
'''教授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所在院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办公室:机械楼321'''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法人代表,长期从事先进制造理论及海洋工程装备余技术的集成和应用。


'''电话:025-52090508'''
先后主持完成或承担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3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系列研究成果授权发明专利94项,申请PCT国际专利3项。


'''邮箱:nzh2003@seu.edu.cn'''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科技领军人才(第二层次)、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A)、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人才计划。2016年当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 '''个人简介:''' ===
=== '''[[刘庭煜]]''' ===
倪中华,二级教授,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江苏省微纳生物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先进制造理论及相关使能技术的集成和应用,以及微纳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的共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
[[文件:刘庭煜老师.png|替代=刘庭煜|无框|238x238像素]]


先后主持完成或承担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30余项科研课题。在Lab on a Chip(IF=6.774)、Analytical Chemistry (IF=6.785)、Sensors & Actuators: B. Chemical (IF=7.100)等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系列研究成果授权发明专利94项,申请PCT国际专利3项。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科技领军人才(第二层次)、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A)、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人才计划。2016年当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邮箱:'''tingyu@seu.edu.cn


=== '''工作经历:''' ===
工学博士,机器智能实验室(Mint Lab)负责人,东南大学新质海工装备卓工技术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面向海陆空天重大装备与系统的智能感知与优化决策等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
1990年8月-1996年9月,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工程师


2001年12月-2003年4月,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
主持JKW前沿创新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防预研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多项,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海洋高等研究院重大基金项目、江苏省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国防技术基础课题等共计20余项,近三年科研经费超2000万。


2003年5月-2007年月4,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主持研发的数字孪生智能装配系统、车间智能视觉管控系统等已经分别在中国电科、航天科工等单位多个重点型号实施应用;突破了复杂水况智能视觉增强和水下实时三维感知等技术,主持研发了海上风电智能立体巡检成套装备,并在中国黄海、南海多个大型风场建造与运维过程实际应用。


2011年2月-2011年9月,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机械系,高级访问学者
担任:数字孪生国际专家委员会委员、数字孪生中国青年学者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分会委员/成组与智能集成技术分会委员/智能装配专委会委员;中国图学学会高级会员、数字孪生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仿真学会数字试验与测试专委会委员;IEEE SMC学会-视觉分析和通信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 RAS学会-数字化制造与人本自动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风电产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分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副秘书长等。


2007年5月-至今,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曾任:第六届“全国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服务学术会议”大会组委会主席,第二届数字孪生国际会议(DTwin 2022)大会宣传主席、第七届“全国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服务学术会议”大会分会主席、NSFC-RGC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前沿会议分会主席及最佳报告提名,第十二届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CBPM 2022)工业主席,以及2022年全国先进生产系统理论与应用研讨会分会主席。


=== '''研究方向:''' ===
在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IF=12.1)Knowledge-based Systems(IF=8.8)、机械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18项,获软件著作权9项。长期担任Knowledge-based Systems、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Digital Twin、Scientific Reports、兵工学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等期刊审稿专家,并担任机械工程学报等期刊客座编辑等。
微纳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 复杂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 '''获奖情况:''' ===
=== '''[[焦磊]]'''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项
[[文件:焦磊老师-2.jpg|无框]]


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工学博士  助理研究员'''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邮箱:'''jiaolei@seu.edu.cn


江苏省“333”科技领军人才(第二层次)
工学博士,助理研究员。曾与另一合伙人共同创建工业软件公司,任研发主管、总经理,创业十年。把握工业4.0风向,主持设计和研发离散制造型企业的一站式管理系统软件,涵盖了ERP、PLM和MES的核心功能,用一个管理系统软件即解决企业订单管理、产品图文档处理、采购、排产、生产、仓管、发货和售后等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在企业期间,带领企业通过双软认证,并顺利评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获批软件著作权30余项,带领完成大型项目二十余项。对软件研发人员的培养非常有心得。


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A)
目前负责面向制造现场的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基于视觉的数控装备制造现场宏观与微观制造行为数据的感知、存储及分析系统,并用于支撑车间生产行为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以支撑制造过程的全景行为获取与决策支持。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 '''论文著作:''' ===
已在Lab on a Chip (IF=6.774)、AnalyticalChemistry (IF=6.785)、Sensors & Actuators: B.Chemical(IF=7.100)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节选代表性论著如下:
 
1.Tang Dezhi, Chen Mu, Han Yu*, Xiang Nan*,Ni Zhonghua*. Asymmetric serpentine microchannelbased impedance cytometer enabling consistent transit and accuratecharacterization of tumor cells and blood cells[J]. Sensors & Actuators: B. Chemical, 2021, 336:129719
 
2.Wang Zhandong, Sun Guifang*,Chen Minzhi, Lu Yi., Zhang S.B., Lan Huifang, Bi Kedong., Ni Zhonghua*,Investigation of the underwater 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 technique forthe on-site repair of HSLA-100 steel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J].Additive Manufacturing, 2021, 39:101884
 
3.Yan Yan, Zhao Xiaohang, Xu Zhan, Wei Wei, NiZhonghua*,Loading procedure for testing the cryogenic performance ofcryo-compressed vessel for fuel cell vehicles[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21,183(2):115798
 
4.Tian Yuan, Liu Muqing, Liu Wentao, Cheng Jie, WuGensheng, Han Ting, Zhang Yi, Zhao Gutian*, NiZhonghua*, Effects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both radial supporting performance and axial flexibility of poly(L‐lactic acid)braided stents[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21, 138:e50517
 
5.Chen Mingzhi, Lu Yi, Wang Zhandong, Lan Huifang,Sun Guifang*, Ni Zhonghua*,Melt pool evolution on inclined NV E690steel plates during laser direct metal deposition[J]. Optics & LaserTechnology,2021, 136:106745
 
6.Zhu Zhixian, Wu Dan, Li Shuang, Han Yu, XiangNan*, Wang Cailian, Ni Zhonghua*. Aolymer-film inertial microfluidic sorter fabricated by jigsaw puzzle method forprecise size-based cell separation.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21,1143:306-314
 
7.Zhu Shu, Wu Dan, Han Yu, Wang Cailian, Xiang Nan*,Ni Zhonghua*, Inertial microfluidic cube forautomatic and fast extraction of white blood cells from whole blood[J]. Labon a Chip,2020, 20 (2): 244-252
 
8.Xiang Nan *,Ni Zhonghua*.Deformability cytometry for high-throughput cell mechanical phenotyping. ScienceBulletin, 2020, 65(24):2045-2047
 
9.Xu Zhan, Yan Yan, Wei Wei, Sun Dongke, NiZhonghua*, Supply system of cryo-compressed hydrogen forfuel cell stacks on heavy duty truc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Hydrogen Energy,2020, 45 (23): 12921-12931
 
10.Xiang Nan, Zhang Rui, Han Yu, Ni Zhonghua*,A Multilayer Polymer-Film Inertial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High-Throughput CellConcentration[J].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 91 (8):5461-5468
 
11.Xiang Nan, Wang Jie, Li Qiao, Han Yu, Huang Di, NiZhonghua*, Precise Size-Based Cell Separation via theCoupling of Inertial Microfluidics and Deterministic Lateral Displacement[J]. AnalyticalChemistry,2019, 91 (15): 10328-10334
 
12.Xiang Nan, Han Yu, Jia Yuan, Shi Zhiguo, Yi Hong*,Ni Zhonghua*, Flow stabilizer on a syringe tip forhand-powered microfluidic sample injection[J]. Lab on a Chip,2019, 19 (2):214-222
 
13.Xiang Nan, Zhang Rui, Han Yu, Ni Zhonghua*,A Multilayer Polymer-Film Inertial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High-Throughput CellConcentration[J].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9, 91 (8):5461-5468
 
14.Liu Linbo, Chen Ke, Xiang Nan*, NiZhonghua*. Dielectrophoretic manipulation of nanomaterials:A review[J]. Electrophoresis, 2019, 40 (6): 873-889.
 
15.Li Xiao, Ren Kaibing, Zhang Man, Sang Wen, SunDongke, Hu Tao*, Ni Zhonghua*, Cobaltfunctionalized MoS2/carbon nanotubes scaffold for enzyme-free glucose detectionwith extremely low detection limit[J]. Sensors and ActuatorsB-Chemical, 2019, 293:122-128.
 
16.Hu Tao, Xu Jian, Ye Yi, Han Yu, Li Xiao, WangZhen, Sun Dongke, Zhou Yunlong, Ni Zhonghua*,Visual detection of mixed organophosphorous pesticide using QD-AChE aerogelbased microfluidic arrays sensor[J].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2019, 136:112-117
 
17.Zhang Xinjie, Zhu Zhixian, Xiang Nan, Long Feifei,Ni Zhonghua*, Automated Microfluidic Instrument forLabel-Free and High-Throughput Cell Separation[J]. AnalyticalChemistry, 2018, 90 (6): 4212-4220
 
18.Xiang Nan, Shi Xin, Han Yu, Shi Zhiguo, JiangFengtao, Ni Zhonghua*, Inertial MicrofluidicSyringe Cell Concentrator[J]. Analytical Chemistry,2018, 90 (15): 9515-9522
 
19.Liu Xiaojun, Li Xiang, Xing Jialu, Chen Huayu, NiZhonghua*, Integrating modeling mechanism forthree-dimensional casting process model based on MBD[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8, 94 (9-12):3145-3162
 
20.Hu Tao, Wang Zhen, Lv Peng, Chen Ke*, NiZhonghua*, One-pot synthesis of a highly selectivecarboxyl-functionalized superparamagnetic probes for detection ofalpha-fetoprotein[J]. Sensors & Actuators B-Chemical,2018, 266:270-275
 
=== '''发明专利:''' ===
系列研究成果授权发明专利94项,申请PCT国际专利3项,节选10项专利列表如下:
 
1.倪中华,严岩,孙桂芳,孙东科,赵古田,陈科,用于制造局部干区以进行水下扫描式激光增材制造的装置,申请号ZL 201711419403.X,授权公告日:2019.12.10发明授权
 
2.倪中华,严岩,殷劲松,一种液化天然气槽车的行驶控制装置和方法,申请号ZL 201610041366.2,授权公告日:2019.01.08,发明授权
 
3.倪中华,易红,雷鹏坤,陆荣生,周新龙,一种微型核磁共振探头,申请号ZL 201610536344.3,授权公告日:2018.06.29,发明授权
 
4.倪中华,张鑫杰,项楠,一种微流控气体阻尼器及调节方法,申请号ZL 201610346327.3,授权公告日:2018.04.03,发明授权
 
5.倪中华,张鑫杰,项楠,一种夹片式微流控器件及制造方法,申请号ZL 201510766988.7 ,授权公告日:2017.05.10,发明授权
 
6.倪中华,刘林波,项楠,陈科,王欣,黄笛,唐文来,3D实体电极介电泳纳米线操控系统,申请号ZL 201610057507.X,授权公告日:2017.05.03,发明授权
 
7.倪中华,易红,程亚龙,刘晓军,刘金锋,基于刚性体识别的三维尺寸完备性检测方法,申请号ZL 201410302854.5,授权公告日:2017.02.15,发明授权
 
8.倪中华,严岩,林元载,殷劲松,一种浮式液化天然气平台液化过程的仿真方法,申请号ZL 201410191549.3,授权公告日:2016.10.05,发明授权
 
9.倪中华,易红,石志国,项楠,一种低成本微米粒子浓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申请号ZL 201510380399.5,授权公告日:2016.08.24,发明授权
 
10.倪中华,唐文来,项楠,严岩,单细胞多参数表征的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申请号ZL 201310372705.1,授权公告日:2016.03.16,发明授权

2024年10月29日 (二) 13:01的最新版本

倪中华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法人代表,长期从事先进制造理论及海洋工程装备余技术的集成和应用。

先后主持完成或承担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3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系列研究成果授权发明专利94项,申请PCT国际专利3项。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科技领军人才(第二层次)、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A)、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人才计划。2016年当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刘庭煜

刘庭煜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邮箱:tingyu@seu.edu.cn

工学博士,机器智能实验室(Mint Lab)负责人,东南大学新质海工装备卓工技术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面向海陆空天重大装备与系统的智能感知与优化决策等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

主持JKW前沿创新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防预研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多项,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海洋高等研究院重大基金项目、江苏省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国防技术基础课题等共计20余项,近三年科研经费超2000万。

主持研发的数字孪生智能装配系统、车间智能视觉管控系统等已经分别在中国电科、航天科工等单位多个重点型号实施应用;突破了复杂水况智能视觉增强和水下实时三维感知等技术,主持研发了海上风电智能立体巡检成套装备,并在中国黄海、南海多个大型风场建造与运维过程实际应用。

担任:数字孪生国际专家委员会委员、数字孪生中国青年学者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分会委员/成组与智能集成技术分会委员/智能装配专委会委员;中国图学学会高级会员、数字孪生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仿真学会数字试验与测试专委会委员;IEEE SMC学会-视觉分析和通信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 RAS学会-数字化制造与人本自动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风电产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分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副秘书长等。

曾任:第六届“全国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服务学术会议”大会组委会主席,第二届数字孪生国际会议(DTwin 2022)大会宣传主席、第七届“全国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服务学术会议”大会分会主席、NSFC-RGC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前沿会议分会主席及最佳报告提名,第十二届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CBPM 2022)工业主席,以及2022年全国先进生产系统理论与应用研讨会分会主席。

在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IF=12.1)Knowledge-based Systems(IF=8.8)、机械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18项,获软件著作权9项。长期担任Knowledge-based Systems、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Digital Twin、Scientific Reports、兵工学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等期刊审稿专家,并担任机械工程学报等期刊客座编辑等。

焦磊

工学博士  助理研究员

邮箱:jiaolei@seu.edu.cn

工学博士,助理研究员。曾与另一合伙人共同创建工业软件公司,任研发主管、总经理,创业十年。把握工业4.0风向,主持设计和研发离散制造型企业的一站式管理系统软件,涵盖了ERP、PLM和MES的核心功能,用一个管理系统软件即解决企业订单管理、产品图文档处理、采购、排产、生产、仓管、发货和售后等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在企业期间,带领企业通过双软认证,并顺利评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获批软件著作权30余项,带领完成大型项目二十余项。对软件研发人员的培养非常有心得。

目前负责面向制造现场的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基于视觉的数控装备制造现场宏观与微观制造行为数据的感知、存储及分析系统,并用于支撑车间生产行为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以支撑制造过程的全景行为获取与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