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煜: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工作经历''' === | ||
2020.11 -至 今,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20.11 -至 今,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
第8行: | 第8行: | ||
2013.10-2020.11,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工业工程系副主任 | 2013.10-2020.11,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工业工程系副主任 | ||
=== ''' | === '''研究方向''' === | ||
1. 航天等高端装备生产现场制造资源智能识别及行为分析 | 1. 航天等高端装备生产现场制造资源智能识别及行为分析 | ||
第15行: | 第15行: | ||
3. 离散制造过程数据获取及分析优化 | 3. 离散制造过程数据获取及分析优化 | ||
=== ''' | === '''获奖情况''' === | ||
[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 | [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 | ||
第26行: | 第26行: | ||
[5] 东南大学“龙城奖教金”(2024) | [5] 东南大学“龙城奖教金”(2024) | ||
=== ''' | === '''论文著作''' === | ||
'''报刊/标准/白皮书等''' | '''报刊/标准/白皮书等''' | ||
第97行: | 第97行: | ||
[10] 商翔,刘庭煜, 等. 轮毂毛坯上下料气动平衡助力机械手[P]:CN104908027B,2017-03-01.已授权 | [10] 商翔,刘庭煜, 等. 轮毂毛坯上下料气动平衡助力机械手[P]:CN104908027B,2017-03-01.已授权 | ||
=== ''' | ===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 | ||
[1] ※※前沿创新重大项目课题,'''XXX智能感知及优化控制技术'''、400万、主持 | [1] ※※前沿创新重大项目课题,'''XXX智能感知及优化控制技术'''、400万、主持 | ||
2024年12月12日 (四) 03:39的版本
工作经历
2020.11 -至 今,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8.01-2020.03,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及过程监督
2015.09-2015.12,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智能维护系统中心(NSF-IMSC),访问学者
2013.10-2020.11,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工业工程系副主任
研究方向
1. 航天等高端装备生产现场制造资源智能识别及行为分析
2. 产品设计制造过程知识挖掘及智能推荐
3. 离散制造过程数据获取及分析优化
获奖情况
[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
[2] 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2015)
[3] 南京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助推计划(2016)
[4] NSFC-RGC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前沿会议最佳报告提名(2023)
[5] 东南大学“龙城奖教金”(2024)
论文著作
报刊/标准/白皮书等
[1] 陶飞、刘庭煜、胡天亮,「数字孪生:虚拟的?真实的!」, 光明日报,2023年7月13日
[2]「数字孪生车间系列标准」,T/CMIF 164. (1-6),2022
[3]「数字孪生工业软件白皮书」,2023年第1版,副主编
学术论文:
[1] Tingyu Liu, Chenyi Weng,and Zhonghua Ni*,Baicun Wang*, Toward fast 3D human activity recognition:A refined feature based on Minimum Joint Freedom Model(Mint),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23. (SCI, IF=12.1)
[2] Tingyu Liu*, Chenyi Weng, Jun Huang and Zhonghua Ni, A Lightweight Future Skeleton Generation Network(FSGN)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Encoding and Decoding,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24. (SCI, IF=7.2)
[3] 刘培,蒋群艳,杨嘉华,焦磊,冯展鹰,胡长明,刘庭煜*,倪中华,基于数字孪生的大型天线阵面装配位姿快速调控方法,机械工程学报,2024
[4] Tingyu Liu ,Yalong Cheng, and Zhonghua Ni*,Mining Event Logs to Support Workflow Resource Allocation, Knowledge-Based Systems,vol. 35, pp. 320-331, 2012. (SCI, IF=4.1)
[5] Tingyu Liu*, Huifen Wang, Yong He, Intelligent knowledge recommending approach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based on workflow context matching, Concurrent Engineering, 2016. (SCI, IF=1.4)
[6] 刘庭煜*, 易红,倪中华, 面向快速工艺准备的闭环工作流系统的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vol. 15, pp. 495-501, 2009. (EI)
[7] 刘庭煜*,钟杰等,面向车间人员宏观行为数字孪生模型快速构建的小目标智能检测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9.(EI)
[8] 刘庭煜*,陆增等,基于三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车间生产行为识别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9.(EI)
[9] 刘庭煜*, 等.基于多维情境本体匹配的产品开发过程业务产物智能推荐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 (12): 2727-2750.(EI)
[10] Hong Q, Sun Y, Liu T* et al. TAD-Net: An approach forreal-time action detection based on temporal convolution network and 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 in digital twin shop-floor. Digital Twin,2021, 1:10
[11] Yi, Y., Liu, T. ,Yan, Y. et al. A novel assembly tolerance analysis method considering form errorsand partial parallel connections. Int J Adv Manuf Technol,2022(1)(SCI,IF=3.56)
[12] Yalong Cheng, Zhonghua Ni*, Tingyu Liu,Xiaojun Liu, An intelligent approach for dimensioning completeness inspection in3D based on transient geometric elements,Computer-Aided Design, 53(0), 14-27.2014 (SCI, IF=2.5)
[13] Fei TAO, Xuemin SUN, Jiangfeng CHENG, Yonghuai ZHU, Weiran LIU, Yong WANG, Hui XU, Tianliang HU, Xiaojun LIU, Tingyu LIU, Zheng SUN, Jun XU, Jinsong BAO, Feng XIANG, Xiaohui JIN, makeTwin: A reference architecture for digital twin software platform,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23,(SCI,IF=4.06)
[14] 陶飞,张贺,戚庆林,徐俊,孙铮,胡天亮,刘晓军,刘庭煜,关俊涛,陈畅宇等.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理论及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21(EI)
[15] Jie Hu, Hanmin Peng, Tingyu Liu, et al. A flow sensing method of power spectrum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ffect and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Measurement, 2019, 131:473-481,(SCI,IF=5.13)
[16] Jie Hu, Hanmin Peng, Tingyu Liu, et al. An airflow sensor array based o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cantilevers forsynchronously measuring airflow direction and velocity, Flow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2019,(SCI, IF=2.42)
[17] Yi Y, Liu X, Liu T, Ni Z*. A generic integrated approach of assembly tolerance analysis based on skinmodel shape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2021(SCI,IF=2.76)
[18] 刘庭煜,翁陈熠,蒋群艳,焦磊,倪中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间生产行为智能管控及其应用,人工智能,2023(1)
[19] Liu T*, Xia M, Hong Q etal. Modeling of cross-scale human activity for digital twin workshop, Digital Twin, 2021, 1:11
发明专利:
[1] 刘庭煜,倪中华. 一种生产行为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方法 [P]:CN109472462B,2023-08-29.已授权
[2] 刘庭煜,杨嘉华等. 基于数字孪生的大型结构件面形调控方法 [P]:CN109472462B,2023-08-29.已授权
[3] 刘庭煜,施伟伟等. 基于深度学习的业务过程任务执行时知识推荐方法 [P]:CN202210826522.1 ,2023-08-29.已授权
[4] 刘庭煜,韦凯翔. 一种厂房内安全隐患危险登记的快速预估方法[P]:CN109472462B,2022-08-29.已授权
[5] 刘庭煜,钟杰,刘洋,陆增. 一种车间人员数字孪生体模型快速构建方法[P]:CN109359507B,2021-10-08.已授权
[6] 刘庭煜,陆增, 等. 基于人员骨架信息的危险行为识别方法[P]:CN108830215B,2021-07-13.已授权
[7] 刘庭煜,宋豪杰 等. 本体语义扩展与协同过滤加权融合的工艺知识检索方法[P]. CN107885749B,2022-01-11.已授权
[8] 刘庭煜,刘洋. 一种基于自适应识别网络的车间人员信息采集和识别方法[P]:CN112507854A,2021-03-16.已授权
[9] 徐尧,刘庭煜. 一种滚动导轨进给系统几何误差模型的构建方法[P]:CN105653842B,2019-12-27.已授权
[10] 商翔,刘庭煜, 等. 轮毂毛坯上下料气动平衡助力机械手[P]:CN104908027B,2017-03-01.已授权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前沿创新重大项目课题,XXX智能感知及优化控制技术、400万、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人体多源稀疏融合感知的生产行为数字孪生建模及预测、48万、主持
[3] 海洋高等研究院重大基金,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关键技术、350万元、主持
[4] 江苏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项目,面向XXX的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研发、175万元、主持
[5] 新质海工装备卓工联合研发中心项目,智慧海洋工程管理系统及关键技术、280万元、主持
[6] 海洋工程联合研发中心项目,XXX三维形貌检测成套装备与技术、308万、主持
[7] ※※基础科研重点项目,基于数字孪生的XXX技术、210万、主持
[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制造系统场景感知及特征智能提取技术、133万、主持
[9] ※※基础科研项目,XXX制造集成管控技术、100万、主持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产品开发情境匹配的业务产物智能推荐方法研究、24.9万、主持
[11] ※※预研项目,XXX智能微组装单元技术、50万、主持
[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基础制造工艺资源环境负荷数据采集及环境评价数据库建设、30万、主持
[13] ※※基础科研电科专项,XXX智能制造体系、20万、主持
[14] ※※技术基础重点项目课题,XXX生产线标准及工艺标准研究与验证、50万、主持
[15] ※※重点项目子课题,XXX工艺技术体系、64万、主持
[16] ※※委托项目,XXX加工工艺动态决策技术、48万、主持
[17] ※※委托项目,XXX工艺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研究、40万、主持
[18] ※※委托项目,XXX智能制造关键工艺技术知识获取与应用研究、主持
[1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基于任务情境的离散制造业务产物挖掘方法研究、主持
[20] 东南大学人才引进项目,车间生产行为智能识别技术、主持
[21] 江苏省智能制造咨询课题,影响数控机床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分析与江苏主攻方向研究、主持